深学全会精神 筑牢禁毒防线——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体会
所属分类:工作动态 阅读次数:13 发布时间:2025-11-07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系统擘画了“十五五”时期发展蓝图,其中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”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”等重要论述,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作为连接政府、企业与行业的桥梁纽带,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后,对协会使命担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,现将学习讨论体会汇报如下。
一、锚定“统筹发展和安全”原则,明晰管理核心定位
全会明确提出“在发展中固安全,在安全中谋发展”,这一原则精准契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本质要求。易制毒化学品既是医药、化工等实体经济的重要生产原料,又因特殊属性存在流入非法渠道制造毒品的风险,直接关系禁毒工作全局与产业健康发展。
当前,全球毒品问题蔓延加剧,国内制毒犯罪呈现专业化特征,新型毒品及未列管成瘾性物质研发问题突出,而易制毒化学品走私渠道不断翻新,管控面临更大挑战 。全会强调的“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”目标,要求协会必须跳出“单一监管”思维,树立“安全与发展并重”的理念:既要通过规范管理筑牢禁毒防线,又要通过精准服务保障企业合法生产需求,实现“管得住、放得活”的良性局面,以行业安全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。

二、紧扣“治理能力现代化”要求,创新协会工作路径
全会提出“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”“完善社会治理体系”,为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效能指明了方向。传统管理模式中,信息不对称、监管碎片化等问题制约着源头管控成效,而全会倡导的智能化、精准化治理理念,为破解行业难题提供了新路径。
协会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:一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,借鉴山东等地追溯体系建设经验 ,联合企业搭建易制毒化学品全流程追溯平台,实现生产、经营、运输等环节数据实时共享,提升风险预警能力;二是强化分类分级管控,针对化工企业、科研实验室等不同主体的风险特点,制定差异化指导方案,配合政府做好可疑交易核查与原料来源倒查;三是构建协同治理网络,畅通政企沟通渠道,及时传递监管政策,反馈企业合理诉求,协助破解“一刀切”等管理难题,助力形成“政府监管、协会自律、企业主责”的治理格局。

三、践行“法治与诚信建设”理念,夯实行业自律根基
全会多次提及“法治经济、信用经济”,强调“弘扬诚信文化”“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”,这为规范行业秩序提供了重要支撑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专业性、敏感性,决定了必须以法治为保障、以诚信为基石,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流失风险。
协会将聚焦法治与诚信两大抓手:一方面深化法治宣传,组织企业学习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》及地方配套规定,解读全会提出的“完善监管执法”“强化检察监督”等要求,引导企业树立“合法经营是底线”的意识;另一方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,建立企业信用档案,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情况与信用评价挂钩,通过正向激励与失信约束,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。同时,针对行业内具有专业背景人员的监管盲区,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伦理培训,防范其利用专业知识从事非法研发活动。

四、聚焦“能力现代化”目标,强化协会自身建设
全会要求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”,对社会组织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面对新型毒情形势与行业发展需求,协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提升服务与管理能力。
我们将从三方面强化自身建设:一是建强专业队伍,吸纳禁毒执法、化工技术、法律等领域人才,打造复合型服务团队,精准匹配全会提出的“高水平专业化”治理需求;二是创新服务模式,针对“十五五”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,为企业提供合规咨询、技术升级指导等服务,助力传统化工企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转型,从生产环节降低管控风险;三是深化国际交流,结合全会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”部署,学习国际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经验,防范跨境流失风险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的禁毒合作贡献力量。
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安全治理与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协会将始终以全会精神为指引,把“统筹发展和安全”贯穿工作全过程,以更扎实的自律管理、更精准的专业服务,筑牢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防线,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。
上一篇:第一篇
下一篇:喜迎双节 安全提示

